欢迎进入临沂市财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础园地

临沂书画艺术家联谊会特别推荐艺术家第六辑——王顶岐

2020-06-15

1.jpg

 王顶岐,字平之,斋号抱朴,1958年生于羲之故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临沂书画艺术家联谊会艺术顾问。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弘文书苑”研修班,受教于欧阳中石先生。书法以“二王”为宗,尤爱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圣教序”、 “十七帖”、“王羲之手札”。幼入习书之门,多年临池无间,日课不辍,深得欧阳中石等当代书法名家的赞赏。作品先后参加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央卫视组织的“2012中国书画名家精品迎春展”、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国际书法美术大展、“农圣杯”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A邀请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八十四周年大型展览、中国行为法法学会与中书协、中美协举办的习近平用典书画展等,并获多项奖项。2018年春举办“浴沂咏归·王顶岐书作求正”展。曾出版书法专著《王顶岐学书圣教序》、文论集《我的探索》。  

作品欣赏

4.jpg


5.jpg


2.jpg

△ 王顶岐临书《兰亭序》


3.jpg

 王顶岐临书王羲之《丧乱帖》局部


6.jpg


7.jpg


8.jpg


10.jpg


9.jpg


11.jpg


14.jpg


12.jpg


13.jpg


15.jpg


16.jpg


18.jpg


17.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国际雕塑园题字


书宗右军   尚慕晋规----王顶岐先生其人其书   

著名书法家 文化学者 王颜山

琅琊临沂王氏一宗于西晋政权倾覆之际随晋王室南迁浙江会稽一带,冠盖朝野,一门簪缨,与谢氏并称为望族巨阀。王羲之尤以其书法造诣与影响而被后世尊为书圣,更与其子献之之书合称“二王”,千载之下乃为中华书法最高代表,其形神技艺直为圭臬。若综观右军书法及历代嘉评,即可见其初自卫夫人以学钟繇,而能脱除藩篱得其姿媚;继学秦汉篆隶而得其淳古气象,再师张芝草意,得其内擫使转之笔法。终其一生可谓转益多师,汲古出新。而王右军才情卓荦,志存高远,富于研创,能将平生所览所学篆隶诸体及其笔法妙用悉数融汇于自己的真行草体之中,以其超迈群伦的智慧实践“约撮众法,备成一家”,将他那个时代的书法艺术最佳体势与精神内蕴推向最高标准,并为后世书法开辟新天广地。清代梁巘《论书》曰“晋书神韵潇洒而流弊则轻散。唐贤矫之以法,整齐严谨而流弊则拘苦。宋人思脱唐习,造意用笔纵横有馀而韵不及晋,法不逮唐。元明厌宋之放逸,尚慕晋规”云云。若以中华一千几百年书法之演化发展而言,此语似亦有据。而若以书法美学及晋书血脉而言,则梁氏之言首尾两端皆有偏蔽。我以为梁氏所讥晋人书法“轻散”流弊恰是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雅蕴清宁之精魂与特质。梁氏殊不见二王书风以其融贯众法,姿致华贵与内蕴富瞻种种神采而一直为千载以降万千书家奉为典范。所谓“尚慕晋规”者又何止于元明之人耶?

我以为凡是解读与评述一种艺文品类,应当结合其初始地域或社会群落之人文历史和风习特色进行考证判断。否则,就事论事,以人论人,终非科学方法。所以,在斗胆评介同道文友的作品之时,便注重将此观念引入验证与分析。于此,当我以此小文评述书界同道、古琅琊地区原住民王顶岐先生学书道路与书法成果之前,便写出前面这段文字,发抒我对山东古琅琊地区古代文脉传承与积蕴底气之钦慕。

我也一向反对于若干年来滋蔓衍生的一种社会偏见,那就是将某些党政领导干部司职公务之馀的艺文爱好视作“不务正业”、“玩忽职守”云云。我反而主张应当正视并提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务之馀,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养成一种文艺爱好,持之以恒,不断实践,用以消解公务汶繁,涵养文化品格,了解文化规律,推助文化发展。只要不沉湎其中玩物丧志,便可称作勤勉职守,展示文风。古人讲“六艺”,当今尚“复合”,此情此行,不亦宜乎?此情此理,不仅为社会文化之福祉,彬彬矻矻,焉非贤官循吏与清风君子耶?淄博市人大第一副主任王顶岐先生多年以来始终体现与实践着这一人生理念与艺文之好。

我与王顶岐先生于十几年之前究因书艺爱好而相识。兴趣一致,识见略同,迅即结为书道文友。平时过往不称迩密,却互知底里,各输诚敬。保持链接并不断增深的文谊之关键乃是对右军书法的无比崇信与高度评价,接谈最多的便是顶岐先生对临习王字的体会和我对王字的一些解读。顶岐先生温敦宽厚,不矜不伐,谦虚诚恳更令我以诚推诚,以德报德,对他逊敬三分,未敢造次作态。

王顶岐先生自幼幸承门庭之训,学文习书早得顾复启蒙。始起捉管,继而描红,根基早奠,意趣先萌。及至束发入学之时,书字能力已具模样。此后十几年之中学校生活虽称辛苦,却从未弃置读帖临书之功夫。或习或辍,或碑或帖,箇中情形亦不必细究。若溯往而察其从书行迹,亦如数百年以来塾坊与家学对于少幼之辈启步从书道途方向之常规。乃是大多自唐楷入手,尤重颜柳。习柳以探骨法,学颜以得腴厚;欲追北碑刚健错落之意,便用心于欧,欲脱拘苦板滞之蔽,便窥褚赵等家。若习行书则必先以二王为正宗首选焉。正道是见识有别,门出不同,见仁见智,实难并辔而行。我谓古人书体,时代面目,各自擅长。王嫱西施,环肥燕瘦,各见姿致;武弁书生,性情殊异。后人摩古习书便不可胶柱鼓瑟,划一步法。然则,右军书法千载张帜,百世奉习,其所以魅力不减者盖以融古出新,精研体势,晋风习习,高怀朗朗。而且结字谋篇潇洒纵横,仪态端庄,深蕴雅美之质。后世之人以其为书学基准,再学他人便可立身站定,左右捭阖,出将入相,变法出新。所以,王顶岐先生自而立之年便打定主意倾心于临学右军之书,尤可视为渊源家学,遥慕祖风,先占书脉之地利,早得三分之风气也。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观读顶岐先生数十纸临书日课之什,便大见其临学王字之初步成果。感到他心有意象,找到感觉,小得形神。不禁抚掌赞之曰“足下书宗右军,可谓初入堂奥”。而顶岐先生身膺司职,政务繁忙,书法功课全在公休与夜晚。焚膏继晷,浸淫其中,三更灯火,五更鸡窗,志无懈怠。近些年来,我更以同道书友之故多得就近观读他的许多临帖与研创之作,更加惊异其数量之巨,叹服其作书认真。他不仅选定一帖反复临读,注意点画务追形神,凡见一字非佳则另纸重写,一卷不称则再作数倍之功。日居月诸,志趣益坚。于矻矻切切之中致使书艺日进,识见愈深。他先以《兰亭序》与集字《心经》入手,之后则多年肆力于临学集王字《圣教序》,于悉心练字之同时,用心揣摩体会行气字距之体势,从而把握多字长卷之构图气象。我为此而感慨,欣然对顶岐先生曰“唐之后凡学右军书法者已无亲窥右军原书之幸,均以唐人临本或集字帖为神主,况且唐人所集右军字帖本自达神妙,可谓只下真迹一等者,由此可知集王字书帖册牍不论长短亦足可作为范式。”顶岐先生喜曰“幸聆清论,此与我见略同”。

累土为山,涓积成河。十年磨一剑,三酿而称酎。近年以来,顶岐先生所作之书更当刮目相看。结体温雅闲静,用笔转折有致,卷面虚实相涵,通篇气凝神完,努力体现王右军书法所涵泳的“点曳之工,裁成之妙”艺术特质。在顶岐先生许多优秀作品中不断展现着那种暇豫清宁、华茂散逸的气息。

大约九年之前,顶岐先生将他数月之内临摹《圣教序》片幅予以精览捡选裱为长卷,洋洋洒洒堪称巨制。以此卷本与各式作品负笈京师,先后向当今海内书界名家巨擘问道求教。众多先生均在嘉赞之同时不吝齿牙之惠热心予以点评指导,而且于卷首卷尾书题序跋。欧阳中石先生亦收顶岐先生为入室弟子,顶岐先生幸得亲炙口授,并说“你既学二王,则必坚定信念,心无旁骛,勿复犹疑”云云。顶岐先生由此更加抱本守一,增强信心,而且冀有新成焉。我曾手披此卷叹曰“含章合璧,主客济美,足可典藏”云。

乙未三月初,王顶岐先生持书过我以作文噱。我幸得再读他近来重临《圣教序》新什数十纸,顿觉豁目沁脾,眼前一亮。这什临本不论结字体势,笔法娴熟,乃至卷幅神韵等等较之九年前那件姊妹篇长卷均有大步抬升,堪称几十年间若干临本之精佳者,与旧时所成已不可同日而语矣。

十数年之间,与顶岐先生以书订交,我无不感佩其对政务、对书法、对友朋的真情实意和严谨不苟。书名日隆,索书求字者便不绝于门。凡应所求,则必报以诚敬。每有出手,往往复作数件,经品读斟酌精选其一,从不荒率敷衍,浪置搪塞,撒播次劣以欺世哄人。古谚曰“字如其人”,顶岐先生之行为可为此言之镜证。知行合一,互为表里,此乃古人书文作派,更为今人从艺正则。

作为一位党政领导干部,王顶岐先生于从政习书之中正其身,勤于政,敏事敬业,甘之如饴。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王顶岐先生几十年来躬行持恒,政务与书艺得以互补。仁显诸政,孝行于家,文佩乎身。孔子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试看王顶岐先生之举止,庶几乎近焉。

(作者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淄博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淄博市政协原副主席)


上一篇:临沂书画艺术家联谊会写生创作基地落户“真卿梅园”! 下一篇:福瑞德集团握手山东广电网络临沂分公司~双方签约仪式暨光伏富民推进会在沂南顺利召开!